【關於甘肅馬拉松的悲劇....】
應該很多人都知道這新聞吧?上週一場在甘肅舉辦的超馬賽,因天氣突然變化,瞬間帶走21人性命,參賽者172人,死亡率12%....。
自己也碰過兩次海外賽事經驗是突然因天氣變化而更動的,過去賽報都寫過,再重提一次往事。
第一次是2017 IRONMAN 70.3 St. George那次,那是到比賽當天一大早,大會突然更改比賽開始時間,將時間往前挪動,因為接近中午時,將會有一個強風襲來,可能造成單車路段的危險,但當天一早根本一點風也沒有,不過大會說改就改了,我當時還在吃早餐,突然變得手忙腳亂要改變當天一早的SOP。至於最後那個風嘛?我覺得是還好啦,但主辦單位要顧的是全體,是每一個人的安全。
另一次是2019 IRONMAN Tallinn,比賽在週六,預計是要游海,但週四突然宣佈拉去10公里外的一個湖泊,因為比賽當天一早,將有一股相當寒冷的洋流到達,預計海水溫度會直直降到12度(但隔天會再回升到22度?有沒有這麼神奇啊?),為了怕危險,所以從游泳下水點、T1、單車路線全改,這個真的是大工程,但主辦單位很果斷有GUTS的改了,還調動市區公車來,載每一個人去T1交車,車資還是免費。
當然我並不是要表達甘肅這個大會一定有問題,沒有人希望鬧出人命的!他們可能也盡了相當大努力,僅管事後也有證據說明,當天當地氣象預報也說了會有強降雨、冰雹、強風的可能,是否沒妥善通知?還是某某處環節疏漏了?加上選手們可能也沒去留意天氣消息,也誤判了形勢。
當一連串的疏失同時發生,悲劇就產生了。
而在我附上的這篇評論裡,我覺得寫得蠻好的,尤其以下這段:
『在穩定配速、持續前進的身心狀態下,可能只會「專心於完賽目標」,這種體能狀況未必真的有辦法做出局外人所謂的「冷靜判斷」。也有跑者認為,經驗豐富的老手們想著的,恐怕都是如何堅持下去順利完賽,精神超克肉體的長跑狀態下,「沒有注意到『何時應該準確判斷放棄比賽』的時機。」
個人認為啊,或許天候異變,大家都措手不及,不管主辦單位或選手本身,但耐力運動,尤其從事極限耐力運動者,真的會把人鍛練到『就算沒有體力,但我還有意志力』、『放棄是魯蛇才幹的事』、『棄賽等於我失敗了』、『撐也要撐下去』,還有對於越是有名有實力者,『面子』更重於一切,因此總覺得應該撐得過吧?撐得過吧?直到真的撐不過也來不及了......。
學會放棄,懂得找一條退路給自己,或許也是該思考的部份,當然更重要的是,自己也要懂得掌握好賽事的天氣變化,作好萬全準備。
而所有主辦單位更該引以為戒,當選手報了名,參加了賽事,就有責任讓他們開心的來,也平安的回家。
R.I.P.